探月社区成员请进

蒋娜 Mora Jiang

地球科学&环境科学老师

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,获得教育专业硕士学位。为中国国家地理科考队青少年组地理老师,美国国家地理认证地理老师。

蒋娜教授《地球科学》、《高阶环境科学》、《登舱项目 GIS》。担任China Thinks Big 全球青年研究创新论坛的竞赛教练,带领学生一次获得全国二等奖(前10-30%),两次获得全国一等奖(前10%),并受邀参加在哈佛大学举办的全球创新论坛,并获得全球三等奖(前10-30%);担任SDG可持续创新马拉松挑战赛教练,两次带领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(前10-30%)。

Mora笃信比起能熟记学科知识,学生们更需要的是面对未知事物,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可迁移的高阶认知能力。因此她的课里,她喜欢通过提问的方式,激发学生好奇,让学生自己观察现象,提出问题和假设,然后带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实证收据,不断挑战学生推理和分析数据,验证假设。Mora喜欢并擅长PBL项目式教学,在教登舱课的时候,虽然已有开发多年的成熟项目可供学生们体验如何小组合作、如何从头到尾做完一个能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项目,但每次登舱课Mora都会让学生们自己选择是做老师准备好的项目,还是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,体验从0开始做项目,给学生更多自由度和可犯错并不断在反馈中进步的机会和空间。

教授课程2

地球科学

台风、地震、洪水、还有其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,我们住在哪里会更安全?全球气候真的在变暖吗?为什么同在北纬 30°,中国就是烟雨江南,而美国、非洲则是黄沙漫天?为什么伦敦明明比黑龙江更靠北,但它却几乎没有零度以下的气温?地球运动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?如何从山川河流读出隐藏信息?如果你对以上问题感兴趣,欢迎选择基础地球科学。在这门入门课里,学习者们将了解到地球这个综合系统是如何运作的,以及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。本课程涵盖的主题包括大气圈、岩石圈、水圈、生物圈,这四大自然圈层的物理现象和自然过程,它们的特点、关系、相互作用和分布。

本课程特别适合被自然界的美景所吸引和震撼,想知道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的同学。或许你未来并不会学习相关专业,毕竟这专业挺穷的,但它给了你读懂大自然信号的能力。在夏天的大草原上飘着一朵云,你会猜测它下面的陆地上大概率有一片湖;正午走在山沟里,你会知道往山坡上走走,就会享受凉风从背后吹过……这些都是地科人的浪漫。

本课程还适合未来想学习地球科学、环境科学、地理学、地球物理学、生态学、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的同学们。课程的一大亮点是 GIS(地理信息系统)的运用。国内高中很少教 GIS,但在申请地球科学、地理学、环境保护、动物保护、城市规划等等相关专业时,GIS 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。

参与项目2

找到合适的位置

涉及学科:地理信息系统, 设计 项目主题关键词:GIS 校园地图,导视系统 这门项目课原本的名字叫Finding the Right Location with GIS,是由任课老师Mora设计好项目的研究问题、项目产出、计划好所有验收节点及验收标准的登舱项目课。这门课已经在探月开设了好几年,每次分析完GIS能为生活做出什么改变的案例之后,Mora都会问学习者们“你们有没有什么想做的、觉得可以用地理思维解决的问题?我们来一起做。如果没有,则可以做我准备好的项目。Your choice. ” 2024-2025学年秋季学期,一批9年级新生听见老师这么问,马上开始七嘴八舌的吐槽:学校的设计实在是太晕了,经常转向,找不到北; 学校地图和墙标太少了,迷路了想找地图和墙标都找不到 什么?学校有墙标?我都没发现 有,但墙标是错的,看了墙标也找不到路……等等 讨论时间到,他们得出了想要研究的问题:为什么探月社区的人们总是在迷路? Mora听完他们问题问:有没有可能只有你们新生才迷路,其他人不迷路呢?你们基于什么证据得出的“探月社区的人们总是在迷路”这个结论呢? 还有,“学校地图和墙标太少”这是个观点,缺少数据支持。 “墙标是错的”,这是真的吗?你们找到墙标的错误了吗? 于是,学生们开始了现场调研,他们分成小组去学校各个区域拍照、测量距离,发现学校的地图和墙标都有分布不均匀、被遮挡、信息错误这些问题。并把他们的发现制作成了地图和表格来论证他们提出的假设“学校地图和墙标太少了、信息错误,导致迷路” 但是他们并没有解决“是不是非新生也经常迷路”。于是他们想到要发问卷。但问卷难道就问一道题“你有没有在学校迷路?”?其他题目问什么呢?什么才是大家的痛点呢? Mora建议他们不妨在发问卷之前先问问社区里其他成员的想法,以此来确定他们的研究问题是个真问题 学生们小范围采访了学生、老师、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和家长共31人发现大家也对学校地图和地标系统有相同的看法。于是,老师建议他们整理总结出访谈的共性问题和高频问题,根据这些问题制作了问卷,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发放。 “-你有没有在学校里找不到某个教室(房间)在哪里的经历?” 175份有效问卷中,有90%的人回答“有” -你觉得学校地图、地标和墙标系统最大的问题是? 地图信息缺失和信息错误;内圈导视系统无法提供信息 当有了充足的证据,学习者们选择了呼声最高且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下手:分成地图和墙标两个组。地图组负责订正学校地图里的错误,添加更人性化的“当前位置”、最近路线等等。墙标组则需要从设计的视角修改内圈导视系统。这一定少不了设计老师的帮助。好在学生们的问卷发出后不久就收到了设计老师郭旭峥的支持,郭旭峥不仅全力支持导视系统的设计,并且这门登舱课的最终产出可以被用来成为设计科最后的作业,两门课的作业可以合二为一,给学生们减少负担,也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加集中精力做好项目。同时另一位设计老师张志宇更是亲历亲为,不仅给同学们的内圈导视系统提出了详细的建议,更是亲自参与了好几次彩排。 同学们本以为制作了地图、设计好了内圈导视系统就能解决问题了,但随着项目的推进,一道拦路虎挡在他们面前:学校的教室编号是没规律的,比如C102之后的房间不是C103,而是E102。想要快速定位,就得重排门牌号,不然放再多地图和导视系统都还是会让人迷路。 重排全校所有房间的编号。这远超他们的能力范围。如何才能推动这一改变?他们找到得找校领导。但如何才让校领导同意这一重大变化呢?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场面向探月创始人、探月高中部校长们、探月后勤部负责人、探月学生工作负责人、他们的年级长和教练们的现场汇报pk赛。请看vcr。

影子消失的墓地

涉及学科:地球科学 项目主题关键词:地球运动,地球公转,墓地 宋词(蝶恋花)版本 花城墓地繁多处,影去无踪,一年一瞬逝。传闻地下藏珍宝,时机恰至风光异。墓地何处坐标定?精确经纬,问君知何地。顷刻消隐又复见,难得玄机莫错失。 现代白话文版本 羊城有大大小小几十座墓地,在其中的一座墓地里,有个墓碑的影子会突然消失不见。一年就只有这一次。无影之墓。但短短几分钟之后,影子,又会悄然出现,宛如什么都没有发生。传闻墓碑下藏着宝藏。影子消失的墓碑它到底在哪儿? 在本项目中你需要先设计实验,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消失,之后总结原理,然后把原理运用在更大的地日关系的空间尺度里,推测这个墓地在哪里?之后用建模软件验证假设,在3D地图里找到墓地的GPS坐标。最后你需要写一篇理科的探究报告,解答影子消失的墓地到底在哪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