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月社区成员请进

郭旭峥 Xuzheng Guo

设计老师,D.R.E.A.M 学部的设计学科负责人,平面设计师和策划人

他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专业,曾在知名科技公司和杂志社工作,运营个人工作室,现负责探月学校设计学科的搭建、研发并教授设计课程,同时是MDL(探月学生设计工作室)发起人及指导教师。

他负责研发及教授设计类课程及项目制教学的整体课程设计,支持项目以博雅视角为内核,运用设计思维,激发和促进学习者关怀社会和积极关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潜能,建立有社会价值的项目,并可以形成把项目落地为产品的能力。

由于他具备人文学科背景及充分的市场化经验,他可以从不同维度为项目提供更多视角。他相信设计不只是技术,设计的本质是理解人、与人沟通,设计是手段与方法,而不是目的。研究如何使用设计思维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,如何通过设计实现「内心丰盈」与「积极行动」。

教授课程2

参与项目5

失物招领:在99件遗失物品中留下共同的校园记忆

涉及学科:平面设计 项目主题关键词:文创设计,展览设计 这是99件被遗失的物品,它们被遗落在北京市朝阳区南皋路129号,一个曾经叫探月学校的地方。受新冠疫情影响,学校被迫搬离。校园中绝大多数地方都已空无一物,但仍有很多物品无人打包或实在难以搬运,只好被永远遗落在了那里。我们从这些被遗失的物品中选择了99件,最大的是墙面上的涂鸦,最小的是书架上的一颗弹珠。无论大小,每一件物品都是我们在那里真实生活的见证。后来,我们发起了一次特别的「失物招领」活动:收集所有人与这99件遗失物品的故事,只要你与其中某一件物品有故事, 就可以成为它的「认领人」之一。活动过后,我们将展览上收集到的「认领人」和故事一起设计成了一套明信片。我们用四种完全不同风格的字体拼贴在一起构成「失物招领」的主视觉,就像这99件完全不同的物品被堆放在一起,歪七扭八,似乎不被重视、快要遗弃的样子。这99件物品也从其原本所在的照片中被单独抠了出来,并使用设计软件中代表「透明、无内容」的灰白方格填充,以此表明这些物品都已遗失。当你将每张卡片对准光源时,就可以找回遗失的物品与故事,我们希望以此表达:虽然这些物品中的大多数确实遗失了,但只要我们可以找到关于它们的记忆,它们的样子就会永远存在。

找到合适的位置

涉及学科:地理信息系统, 设计 项目主题关键词:GIS 校园地图,导视系统 这门项目课原本的名字叫Finding the Right Location with GIS,是由任课老师Mora设计好项目的研究问题、项目产出、计划好所有验收节点及验收标准的登舱项目课。这门课已经在探月开设了好几年,每次分析完GIS能为生活做出什么改变的案例之后,Mora都会问学习者们“你们有没有什么想做的、觉得可以用地理思维解决的问题?我们来一起做。如果没有,则可以做我准备好的项目。Your choice. ” 2024-2025学年秋季学期,一批9年级新生听见老师这么问,马上开始七嘴八舌的吐槽:学校的设计实在是太晕了,经常转向,找不到北; 学校地图和墙标太少了,迷路了想找地图和墙标都找不到 什么?学校有墙标?我都没发现 有,但墙标是错的,看了墙标也找不到路……等等 讨论时间到,他们得出了想要研究的问题:为什么探月社区的人们总是在迷路? Mora听完他们问题问:有没有可能只有你们新生才迷路,其他人不迷路呢?你们基于什么证据得出的“探月社区的人们总是在迷路”这个结论呢? 还有,“学校地图和墙标太少”这是个观点,缺少数据支持。 “墙标是错的”,这是真的吗?你们找到墙标的错误了吗? 于是,学生们开始了现场调研,他们分成小组去学校各个区域拍照、测量距离,发现学校的地图和墙标都有分布不均匀、被遮挡、信息错误这些问题。并把他们的发现制作成了地图和表格来论证他们提出的假设“学校地图和墙标太少了、信息错误,导致迷路” 但是他们并没有解决“是不是非新生也经常迷路”。于是他们想到要发问卷。但问卷难道就问一道题“你有没有在学校迷路?”?其他题目问什么呢?什么才是大家的痛点呢? Mora建议他们不妨在发问卷之前先问问社区里其他成员的想法,以此来确定他们的研究问题是个真问题 学生们小范围采访了学生、老师、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和家长共31人发现大家也对学校地图和地标系统有相同的看法。于是,老师建议他们整理总结出访谈的共性问题和高频问题,根据这些问题制作了问卷,面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发放。 “-你有没有在学校里找不到某个教室(房间)在哪里的经历?” 175份有效问卷中,有90%的人回答“有” -你觉得学校地图、地标和墙标系统最大的问题是? 地图信息缺失和信息错误;内圈导视系统无法提供信息 当有了充足的证据,学习者们选择了呼声最高且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下手:分成地图和墙标两个组。地图组负责订正学校地图里的错误,添加更人性化的“当前位置”、最近路线等等。墙标组则需要从设计的视角修改内圈导视系统。这一定少不了设计老师的帮助。好在学生们的问卷发出后不久就收到了设计老师郭旭峥的支持,郭旭峥不仅全力支持导视系统的设计,并且这门登舱课的最终产出可以被用来成为设计科最后的作业,两门课的作业可以合二为一,给学生们减少负担,也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加集中精力做好项目。同时另一位设计老师张志宇更是亲历亲为,不仅给同学们的内圈导视系统提出了详细的建议,更是亲自参与了好几次彩排。 同学们本以为制作了地图、设计好了内圈导视系统就能解决问题了,但随着项目的推进,一道拦路虎挡在他们面前:学校的教室编号是没规律的,比如C102之后的房间不是C103,而是E102。想要快速定位,就得重排门牌号,不然放再多地图和导视系统都还是会让人迷路。 重排全校所有房间的编号。这远超他们的能力范围。如何才能推动这一改变?他们找到得找校领导。但如何才让校领导同意这一重大变化呢?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场面向探月创始人、探月高中部校长们、探月后勤部负责人、探月学生工作负责人、他们的年级长和教练们的现场汇报pk赛。请看vcr。